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痛風患者與日俱增,關節(jié)疼痛、變形讓人苦不堪言。
但是很多人認為,體檢報告上的尿酸高就是痛風,真是這樣嗎?今天,曲靖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急診醫(yī)學中心的沈美紅副主任護師將帶領大家了解痛風的相關知識。
什么是痛風
痛風是血尿酸超過其在血液或組織液中的飽和度,在關節(jié)局部形成晶體沉積,誘發(fā)局部炎癥和組織破壞,導致劇烈疼痛,與嘌呤代謝紊亂及/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,屬于代謝性風濕病范疇。
高尿酸血癥是指37℃時血清中尿酸含量超過416μmol/L,這個濃度為尿酸在血液中的飽和濃度,超過此濃度時尿酸鹽即可沉積在組織中,造成痛風組織學改變。
其實,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,當血尿酸長期在高水平狀態(tài),尿酸鹽在跖趾、踝、膝、肘、腕、肩等關節(jié)處甚至是耳廓沉積時,就可能在大吃大喝、著涼、熬夜、劇烈運動、勞累、飲水減少或者是大量飲用果汁等情況下誘發(fā)痛風。血尿酸長期達標可明顯減少痛風發(fā)作頻率、防止痛風石形成、減少骨破壞、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等。
引起痛風的常見因素及臨床表現(xiàn)
引起痛風的常見因素:肥胖、飲酒、高血壓、高血糖,還有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呋塞米、阿司匹林等,以及含嘌呤高的食物。
痛風的臨床表現(xiàn)為:
1.無癥狀期:有高尿酸血癥而無臨床癥狀。
2.多有誘因,近2/3患者第一跖趾關節(jié)受累,出現(xiàn)紅、腫、熱、痛和功能障礙,其次是跗跖關節(jié)、踝、膝、肘及其他關節(jié)。
3.痛風石:常見于耳廓和關節(jié)周圍,呈大小不一的隆起贅生物,亦可破潰,排出白色的尿酸鹽結晶。
4.腎臟病變:可出現(xiàn)蛋白尿、血尿,進而發(fā)生高血壓、氮質血癥等腎功能不全的表現(xiàn)。
5.少數(shù)有發(fā)熱、頭痛等全身癥狀。
急性期痛風發(fā)作怎么辦
1.注意休息:痛風患者常感到非常疲勞,應適當休息,保證充足的睡眠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并避免過度勞累。
2.防止劇烈運動:劇烈運動會導致關節(jié)負擔過重,加重癥狀,應避免那些會造成關節(jié)沖擊的運動,如跑步、籃球、足球、跳繩等。
3.冷敷:冷敷可以減輕關節(jié)的腫脹和炎癥,緩解疼痛,用冷毛巾敷在痛風部位,每日可重復幾次。
4.飲食指導:堅持三多三少控體重。
多吃水果蔬菜:要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堿性食物,如香菇、胡蘿卜、黃瓜、橘子、香蕉、西瓜等,促進尿酸鹽的溶解和排出,蔬菜煮沸后棄湯食用可降低嘌呤含量;避免食用嘌呤含量高的蔬菜,如菠菜、菜花、菌類等。
多食奶制品:補充蛋白質可選擇牛奶、酸奶、奶酪等嘌呤含量較低乳制品,雞蛋補充優(yōu)質蛋白時,建議每天不超一個蛋黃。
多飲水:多飲水能促進尿酸的排泄,每天飲水2000ml以上,也就是常說的每天8杯水,首選白開水,淡茶水也可以,蜂蜜水要少喝,蜂蜜的糖類占比超70%,也有可能誘發(fā)痛風發(fā)作。
少食果糖,不喝含糖飲料:飲料及甜品中含有大量的果糖,而果糖的攝入會抑制尿酸排出,尿酸在體內堆積易造成高尿酸血癥。
少喝酒:酒能顯著增加痛風復發(fā)的風險,尤其是白酒、啤酒、黃酒。乙醇在代謝過程中,會快速消耗能量,使得尿酸產(chǎn)生增加;而乙醇代謝最終產(chǎn)生的乙酸,又可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。
限制嘌呤高的食物:如動物內臟、濃肉湯、魚子等高嘌呤食物應避免食用;少食生冷食品,如冰激凌、生冷海鮮等容易損傷脾胃功能,同時可導致尿酸鹽結晶析出增加,誘使痛風發(fā)作。
控制體重:保持理想的尿酸水平,離不開健康的生活方式,包括控制體重、規(guī)律運動,體重管理對痛風患者至關重要。肥胖者應循序漸進地節(jié)食減肥,每月減重1至2公斤為宜;飲食清淡且少油,減少堅果、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食物的攝入,選用植物油并采用低脂烹調方法。
治療指導
1.痛風急性發(fā)作期,積極抗炎止痛治療,常見藥物有吲哚美辛膠囊、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秋水仙堿片等。
2.在痛風緩解期,采取降尿酸藥物治療,如非布司他片、別嘌醇片、苯溴馬隆片等。
3.定期復查腎功能,防治其他疾病,如胃潰瘍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腎結石等。
4.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,剔除痛風石。
5.痛風可能反復發(fā)作,多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,增加治療信心。
6.不管關節(jié)疼不疼,降尿酸藥物需要長期服用,不能自行停藥。
古語說的好:是藥三分毒,藥食本同源,只要管住嘴,邁開腿,勤運動,心舒暢,痛風與你不相見。
來源:急診醫(yī)學中心
作者:沈美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