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尿系結石又稱尿路結石或尿石癥,分為上尿路結石和下尿路結石,上尿路結石是指腎、輸尿管結石,下尿路結石指膀胱及尿道結石,其中,腎和輸尿管結石最為多見。部分患者因結石小又無臨床癥狀而未引起足夠重視,認為小結石能自行排出,殊不知小結石不但未排出體外而且還長成了大結石,或者小結石在排出過程中停留在輸尿管引起梗阻,導致發(fā)生腎絞痛、腎積水及感染,重者出現(xiàn)腎功能損害、膿毒血癥休克等,對人體造成巨大的危害。
腎和輸尿管結石稱為上尿路結石,是由于體內(nèi)一些因素造成尿中晶體物質(zhì)濃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,達成過飽和狀態(tài)并且析出結晶,在局部聚集而形成結石,腎結石在排出過程中停留在輸尿管即導致輸尿管結石。尿路結石的成分主要是一些溶解度很低的體內(nèi)代謝產(chǎn)物,如草酸鈣、磷酸鈣、磷酸鎂鈣、碳酸鈣、尿酸、胱氨酸等,結石最先常發(fā)生在腎臟,其后隨著尿流而流至泌尿系其他部位。尿路結石的形成與年齡、性別、種族、職業(yè)、地理環(huán)境和氣候、飲食成分和結構、水分攝入,以及遺傳性、代謝性疾病等有關。多發(fā)生于20-55歲的人群,男性多于女性。1.疼痛:結石大、移動小的腎盂、腎盞結石可無臨床癥狀,活動后可引起上腹部和腰部鈍痛。當腎結石活動或下移至腎盂或輸尿管,堵塞腎盂或輸尿管,使腎盂或輸尿管壁的肌肉出現(xiàn)劇烈收縮引起腎絞痛,典型表現(xiàn)為劇烈疼痛,持續(xù)數(shù)分鐘或數(shù)小時。疼痛開始沿輸尿管向下腹部、腹股溝、大腿內(nèi)側(cè)、會陰部放射。疼痛性質(zhì)為刀割樣陣發(fā)性絞痛,發(fā)作時精神恐懼,坐臥不安,面色蒼白、冷汗,甚至休克,一旦痙攣或梗阻解除,癥狀會很快緩解。 2、血尿:由于結石在尿路移動、刺激或合并炎癥,引起尿路上皮表面血管破裂,可引起肉眼或鏡下血尿,絕大多數(shù)患者的血尿非常輕微,肉眼看不見尿液變紅,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。3.并發(fā)癥:結石引起梗阻時可導致腎積水或腎萎縮、腎功能衰竭,結石合并嚴重感染可引起膿毒血癥,嚴重危害患者生命。1.保守治療:結石不是太大,直徑≤6mm、表面光滑,無尿路梗阻、無感染,可行非手術治療,多喝水+排石藥,多運動,如跳躍運動、跳繩等,結石可自行排出。上尿路結石的自排率取決于結石的大小及部位,結石越小,自排率越高,≤4mm的上尿路結石自排率大約為80%。腎結石的自排率:5mm以內(nèi)的結石自排率約為50%,≥6mm者僅為20%,≥10mm者極少排出。輸尿管結石的自排率:輸尿管上段約25%,尿管中段約45%,輸尿管下段約75%。輸尿管結石在尿路滯留時間超過4周將對腎功能產(chǎn)生不利影響,超過六周則很難排出。2.手術治療:如果結石比較大,可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者微創(chuàng)取石手術治療,目前治療結石的微創(chuàng)手術方式有經(jīng)皮腎鏡取石術、輸尿管鏡取石術及輸尿管軟鏡碎石術。輸尿管軟鏡為近幾年發(fā)展較快的手術,其優(yōu)點為損傷小、疼痛輕、并發(fā)癥少、恢復快、住院時間短等。腎和輸尿管結石患者術后大多數(shù)留置輸尿管支架管(雙J管),其目的是引流尿液,有利于輸尿管壁水腫消退和損傷修復、防止輸尿管狹窄、有利于結石的排出,留置雙J管的注意事項有:1.多飲水,每天飲水2000mL以上,防止感染,避免支架表面形成積垢;2.不能憋尿,防止膀胱內(nèi)尿液沿著雙J管返流至腎臟造成泌尿系感染或引起腎功能損害;3.避免腰部劇烈活動,不做突然彎腰或下蹲動作,避免支架管移位或與組織摩擦造成血尿或腰部不適等癥狀。尿路結石是一個全球性疾病,也是我國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,發(fā)病率很高,平均5%-10%;復發(fā)率也很高,一旦患過結石,以后復發(fā)概率高達50%,采取一般的預防措施后可降低復發(fā)率,因此尿路結石的預防非常重要。不管哪種類型的結石,以下措施均可預防復發(fā):1.大量飲水:保持足量的飲水和足夠的尿量,每天堅持飲水2500-4000ml,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,以促進較小結石自行排出,且可以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(zhì)的濃度,減少晶體沉積,同時預防感染。2.飲食:限制肉類攝入,每天攝入量少于225g;多食用含纖維素的粗糧,尤其是富含纖維的谷類;限制含草酸高的食物,如菠菜、芹菜、巧克力、草莓、茶等;清淡飲食,限制鈉鹽攝入、少食用甜食;不必嚴格限制奶制品,但建議每天不超過3杯牛奶。3.多運動:加強鍛煉,增強體質(zhì),避免久坐及長期臥床。總之,結石雖小,危害很大,一顆無癥狀非梗阻性的腎小結石,如果不及時防治會為日后的病情惡化埋下隱患,有可能“一顆結石毀掉一個腎”,早預防、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治療是關鍵!為了您的“腎健康”,趕快行動起來吧!